“不忘初心担使命“不忘初心担使命“不忘初心担使命“不忘初心担使命“不忘初心担使命
快速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理论研究 >> 正文
理论研究

基于角色定位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机制的思考

2016年10月24日 19:17  点击:[]

机电工程学院 赵争艳

【摘要】高校学生干部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支强大的力量,在班集体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核心力量。通过对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针对其角色失调类型,加强学业指导和监管,健全学生干部培养机制,促进其圆满完成“学生”和“干部”角色扮演;同时实现对其他学生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优良的院风、校风,最终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和高校的有序管理。

关键词:学生干部 角色调适 角色培养

一、 学生干部的角色分析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最早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年代至

30年代被美国芝加哥学派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经过不断的发展,最终心理学将“社会角色”定义为: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即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来解析学生干部角色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划分,学生干部最重要的社会角色有两种:学生、干部。

1、作为学生的角色

学生干部的本质是学生,是一批甘于牺牲奉献的学生,学生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校级、院级还是班级的学生干部,大家最本质的任务就是学习,不仅自身要学习好,还要带动一个宿舍、一个班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既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博采众长,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成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提高,通过组织、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大力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为走出校园、适应社会做好充足准备。作为学生干部,只有首先扮演好“学生”这个角色,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学生干部。并且作为学生干部必须更加优秀的完成“学生”角色的扮演,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圆满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活动,这样才能对普通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作为干部的角色

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学习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职责和义务,是各项活动的决策者、领导者、参与者,还是班级成员的主心骨和服务者、引导者,同时也是社团组织的缔造者和传承者,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有力枢纽。

作为高校学生干部,一方面与中、小学的学生干部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更多的特殊性、实践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要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甚至发起活动,活动中也更多的体现了专业性和创造性,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专业所开展的活动就大不一样,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干部的“权力”与社会上干部的“权力”有所不同,缺少一定的震慑性和威慑力,这也是导致学生干部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遇到普通学生的阻力时,因为缺少相应的措施和制度保障,只能更多的是加以说服和引导,其“权力”有一定的“软弱性”。但是与老师相比,他们有天然的优势,身处学生中间,能深人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等,及时反馈学生心声,化解各种矛盾,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其“干部”角色,才能更好完成学生工作的组织、开展。

承担或扮演一定的角色就是表明个人对他人、集体、社会要尽相应的义务和责任,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其角色的解读就是为学生做干部,为学生做干部可做两层解释:第一层是为(wēi) 学生、做干部。即要做个成绩优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爱心和热心的干部;第二层就是为(wèi)学生做干部。[1]即做工作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要以全体学生为出发点,服务好学生的需求,反映好学生的问题,做学生心中的好带头人。这就是学生干部所要完成的两种最重要的角色扮演。

二、 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类型

不是每个人,也不是每个人每个时候都能清楚并且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的,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学生干部常见的角色失调主要有三类: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及角色失败。

1、角色冲突

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往往有不同的地位、身份与角色,如果他们互不相容,出

现矛盾,个体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角色冲突,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作为学生干部,主要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繁重的学习任务的冲突,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和同学们的理解、接受的冲突,个人的能力和角色要求的冲突等等。如果个体无法正确处理这些角色冲突,就容易引发焦虑和疲惫心理,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

2、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与社会对角色的规范要求产生偏差。比如一些学生干部自认为学习已经不重要,全身心投入到学生活动、班级事务中,甚至逃课,忽视了自己作为学生的本质角色,自我定位在主观上看重“干部”而轻视“学生”,出现“学工倒置”现象;[2]一些学生干部则把干部身份视为入党、评优、评先的一个捷径,在成功竞选之后,仅仅满足于做学校、老师的传声筒,沦为“算盘珠式”的人,辅导员拨一下才动一下,工作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的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一些学生干部为了“讨好”同学,追求一团和气,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要求于不顾,没有原则和底线的满足同学们的无理要求。这些都是学生干部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所导致的行为。

3、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类型,是指个体无法胜任角色要求,而不得不

退出舞台,放弃角色扮演。学生干部主要有两种情况的角色失败,一种是因为挂科、渎职、违纪等客观原因,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而不得不被动的退出学生干部岗位,两种角色都没有扮演好。一种是因为自身原因而主动放弃学生干部工作,或者因为无法协调老师的期望和学生的理解之间的冲突,自己常处于两难境地,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干部的岗位与自己的理解有偏差,失去了工作兴趣,或者仅仅是因为做学生工作占用了太多自己的业余时间,无法处理好与学习、生活、恋爱的关系。

这些不同类型的角色失调,既说明了学生干部自身对角色的理解和认可出现

了偏差,也说明了学校和老师对其的培养教育存在缺失,没有引导其圆满完成角色扮演。只有积极的进行自我调适和角色教育,减少角色失调现象,圆满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有效完成学生干部的工作使命,更好的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

三、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原因

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既使当今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利,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使他们具备更多的新思想、新想法;但同时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时期的青年学生造成了一定混乱和迷茫,尤其是西方势力通过网络进行有意识的文化渗透。

从国内来说,当今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文化建设的滞后,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迷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大部分人缺失了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作为精神文化的发源地——大学在市场化的改革中也不同程度的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不少学校虽然摆脱了以往政治运动的折腾,却又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盲目的建新校、建大楼,讲求创收与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目的,忽视了自身内涵的不断提升。[3]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身处于开放环境的学生干部也逐渐被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所侵蚀,不仅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沉淀,而且目的性、功利性更强,刻苦学习的同学可能是为了拿奖学金、找好工作,竞聘学生干部可能是为了增加就业的“砝码”,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和“干部”两种角色的本质。

2、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存在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甚至“一校多区”,而师资力量的配备却远远跟不上学校的发展。一方面各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教育部要求高校设专职辅导员比例不低于1:200,但大部分学校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再加上辅导员还要将一部分精力放在职称评定、论文发表等自身发展上,大量具体、繁琐、庞杂的学生日常事务是被广大学生干部所承担,这对于经验不足的他们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时间、精力的有限,工作方法的欠缺,老师与同学不同角色期待的难以平衡,时间一长,工作的琐碎、平淡与挫折不仅消磨了最初的热情,削弱了角色成就感,还不断积累着工作倦怠。

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干部的管理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工作中缺少对学生干部的培训,没有教会他们人际关系的处理、活动的组织开展、自身的规划发展等相关知识,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学生干部如何处理事务关注较少,甩手任凭学生干部自己处理,老师对其缺乏相应的指导和总结,这既容易导致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面临压力而身心疲惫,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容易导致他们对角色认识的不清,引起角色冲突,甚至最终造成角色失败。

3、“90”后学生干部的自身原因

当今大学生基本上以90后为主体,他们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身上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学生干部也是如此,对于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自身也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失去目标和方向,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突然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学习上放松要求,各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逃课、玩游戏、挂科等不良现象,对学业的追求就是“60分万岁”,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就算完成任务,甚至每年都有个别学生无法顺利毕业。

二是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90后学生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视野的开阔、知识的丰富给他们带来了高度的自信心和强烈的优越感,在团队中往往表现得更加独立和个性,较少的考虑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更不会牺牲自己来奉献别人,在与其他学生干部、普通同学发生矛盾时不能很好的处理问题。

三是思维活跃,但抗挫折能力弱。90后学生成长条件更好,社会环境更加开放,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模式为“4+2+1”,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很少遭遇失败,在学习上、生活上、工作上一有点挫折就垂头丧气、一撅不振。

四是功利化,缺乏奉献精神。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90后学生价值观更加现实,功利心更强,注重物质生活,形成了“进人学生会就是为了当干部,帮老师做事就是为了人党”、“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等功利观念。

四、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应对策略

外部环境是造成学生干部角色失调的外因,学生干部个人问题是内因,外因作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是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要想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学生干部队伍,必须立足于外部环境的改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干部自身的教育培养,减少角色失调现象,圆满完成角色扮演。

1、提高标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

学生干部的质量对学生工作的成败、优劣有重要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没有一套完善的选拔机制,一般都是自我竞聘,缺少相应的考察机制,并且一旦上任,除非有重大失误,一般都为“终身制”,因此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的选拔机制,提高学生干部必须具备的标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求学生干部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样不仅能保证其圆满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还能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产生新方法、新思想。其次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素质,比如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大局意识等,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掌握主动性,发挥先见性。最后还要有创新精神,学生干部深入在普通学生中间,最能了解同学们的心声和意见,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有针对性的向老师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将工作做在出现问题前。

将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学生选拔进学生干部队伍,使之能正确理解、清晰认识“学生”、“干部”的角色内涵,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工作中出现角色失调现象的几率。

2、加强教育,建立系统、连贯、完整的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对学生干部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而稚嫩的学生

干部因为缺少一定的经验,自己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所以高校必须探索一套完善的培养机制,加强角色认知教育。

首先,加强学习情况的监管,重点完成“学生”的角色扮演。对学生干部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其存在的逃课、挂科等现象要提出更严厉的处理措施,并要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优异同学的示范作用,通过鼓励其参加“学霸答疑坊”、“学习一对一辅导”等活动,发挥其在学习方面对其他同学的帮助、带动作用。 其次加强政治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工作能力。通过定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教会他们相应的工作方法,如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必备素质,提高他们组织活动、开展活动的能力;最后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困难,会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如果无法进行自我调适,就会产生挫败感、失落感,老师必须加强对其开展工作过程中的跟踪指导,既放手使其大胆工作,也要加强关怀疏导,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宽阔的胸怀、豁达的心态,塑造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不仅要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学生干部队伍,同时,通过完善的培养机制,使在职的学生干部更加优秀,避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现象的产生。

3、深入人心,建立积极、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

按照社会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理论,学习就是在不同的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从而形成行为的习惯与模式。[4]在建立联结的过程中,强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主要的强化形式。在学生工作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干部一定的激励,满足其合理需求,激发其角色扮演的动力,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要进行表彰,这是激励学生干部最直接的途径,诸如优秀学生干部、三号学生等荣誉称号,要适当对其倾斜一点,这也是对学生干部辛勤工作的一种认可。其次,要充分信任,要相信学生干部有能力、有方法将工作做好,因为学生工作虽然琐碎,但难度并不大,当今学生干部都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工作中出现畏难情绪时,老师一句肯定的鼓励,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调动他们的力量。最后是要加强情感沟通,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要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关系,构建经常交流的平台,情感上加强师生联系,学业上加强规划指导,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工作的动力,也能引导他们树立大学的学习目标,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进步。但是外部的激励机制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能损害其内部的积极性。

学生干部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在大学期间要比普通同学承担更多的压力,处理更多的问题,需要调适学生和干部双重角色,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自身不足,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角色失调现象,所以学校及老师就要加强对其的指导培养,强化角色认识,提高角色技能,借用中国地质大学徐士元老师的话来讲,就是要做到“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按特色定位,到位不缺位,补位不越位”,[5]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程为民 丁洁.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扮演[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6)

[2]师文慧.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角色冲突及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3]张振宇.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失调、归因及应对策略[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3年第2期

[4]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中文版)[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年,24 页 —26 页

[5]杨文凯 王智男.高校学生干部:定位及发展路径[J].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上一条:教师角色的“回归”---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探索 下一条: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理结合方式”的思考

关闭

版权所有 @ 2013-2016 河南科技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