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最美大学生 | 物理工程学院庞冬冬: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没有遗憾
庞冬冬,15级物理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中共党员,现任物理工程学院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
曾获得河南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河南科技大学三好学生,中国国际科普大赛“科普贡献者”,河南省“创青春”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国家奖学金,连续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曾在diamond&related materials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关于笼状新型碳及相关性质的SCI论文。
即将完成四年的学业的她,以优异成绩获得2019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夏令营中以优异成绩获取“直博”录取资格,她将继续前往更高学府深造。
大学四年,不断的拼搏和努力,造就了如今的庞冬冬。“在今后的道路上,仍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她坚定地说道。
兴趣使然,热爱物理
外人了解到庞冬冬,大多是通过这些标签——“北师大保研直博”“物理学院女班长”“发表SCI论文”,正如标题所言,在物理工程学院,就某种意义而言,庞冬冬甚至可以说是学弟学妹们的“传说”级人物。
“其实我真正喜欢物理是从大二开始,大一的时候我就只顾着学习,像高中一样。”在谈及对于物理的看法时,庞冬冬如是说道,“以前以为做实验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上去做,后来当我体会到这些实验是真切地在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很多时候不是我做了就能有教科书上的预期结果,我觉得挺微妙的。”
“我还记得大二的时候,我和我们实验室的同伴们在做‘纹理法’的实验的时候,失败了很多次,而且由于实验器材很局限,当时我们对这个实验都没有抱什么希望,结果最后成功了。很多有意思的实验其实最后都是试出来的,所以实际的科研工作是有一点无聊的,因为实验需要一点一点试,反复尝试,统计结果,分析结果,真的需要坚持。”
“每个人都有灵光乍现的一瞬间嘛,我就在有一次实验之后突然发现应用物理和哲学是息息相关的,学习物理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只是物理没有那么抽象,它会很具象得出现在你的面前。学习物理好像可以让我慢慢深入了解世界运转的原理,可能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慢慢培养起了对物理的兴趣。”
庞冬冬大学四年的主要成绩都与物理有关,在谈及物理时,她滔滔不绝,表现出非凡的兴趣。“其实兴趣对于学习一门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兴趣也可以慢慢培养,可能我比较幸运吧,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了那个我和物理最契合的瞬间,我能看到物理在改变我,在促进我的成长。”
追求目标,坚持不懈
“你觉得你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坚持吧。”
正如庞冬冬所说的,她所获得的成就与她的坚持脱不开关系。
“我还记得参与‘奇妙物理开发团’的暑期社会实践的那一段时间,炎炎夏日,身在六楼没有空调的实验室,我们每天都是汗流浃背,但仍坚持着。参与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及时调整心态,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探讨问题,并自己反复操作练习实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坚持,只为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庞冬冬直言自己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会拼尽全力的人,所以她一旦做出选择,便不会轻易放弃,最终凭借着自己毅力在中国国际科普大赛中荣获了“科普贡献者”的称号。
“写论文的那段时间也比较艰苦,SRTP项目的中期汇报与我的一门考试冲突了,那段时间我几乎是把时间掰成了两半在用,那几天真的很艰苦,几乎没有睡觉,但好在自己坚持了下来,最后汇报和考试都比较顺利。”
除了SCI论文,保研直博,庞冬冬许多科目的成绩都接近满分。“我觉得坚持倒不是一个品质或者说一个目标,坚持是一种过程,选择做了,就要朝着那个目标前进,不能放弃。就像汪国真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这是庞冬冬的人生信条。
很多人敬佩庞冬冬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询问学习方法时,庞冬冬坦言,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她坚持做到“两不一做”:不旷课、不挂科、做笔记。除了做笔记,还认真做了课本上的每一道习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详细规划自己的生活。”
庞冬冬的辅导员这样评价她:“她是我见过最勤奋的学生。这样坚持不懈,独立自强的的性格,让她在学习和课外活动间游刃有余。”
不求收获,但问耕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庞冬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我是在保研直博之后,才知道我的那篇论文帮了我很多。”大三的暑假,庞冬冬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夏令营,成功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保研资格,本以为保研就此告一段落。开学后,庞冬冬在一次会议中收到导师的电话,通知她填写直博的相关材料。“当时其实挺懵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获得直博资格,因为直博的资格只有一个,开完会立刻回宿舍急匆匆地写,写完就发到老师的邮箱,过了几天就被告知获得了直博的资格。后来我的导师告诉我,那篇论文是我获得直博资格的关键。”
“当时刚开始写那篇论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那篇论文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就只是想认认真真把那个项目做出成果,做出成果之后就继续往常的学习生活。论文发表时也没有特别激动,只是觉得以后可以在简历上添上一句,完全没有想过这会成为我直博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很多事情,当时做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或多或少都会给未来的自己一些帮助。有人问过我大一没有参加过什么学生组织会不会后悔,我不觉得后悔,因为如果没有我大一认真学习打下的基础,我也不会获得这个保研的资格。所以我相信,每个人当下的努力,一定会对未来有所帮助,很多事情不用想太多,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留遗憾,拥抱未来
除了学习生活,庞冬冬还是物理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担任过班长。
谈及做班长的那段经历,庞冬冬说:“刚做班长的时候其实也有压力,在我的大学生涯规划中完全没有做班长这一项,但我知道是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让我担任了这样的职务,我就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担当,既然选择了,我就要对我的选择负责,我就要对我的班负责”做好学院和班级的纽带,协助老师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同学们开展活动……在这一年,她凭借担任班长时的优秀表现,获得了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做班长的这一年帮助了我很多,在时间规划和管理上,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上,我都成长了很多。我也觉得经过我这一年的努力,我们班变得更像一个班了。”
“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是没有遗憾的。”
这是我们在采访庞冬冬时印象最深的一句,我们都觉得“没有遗憾”这四个字用得有点夸张,当我们想要深入询问时,庞冬冬说:“其实很多人觉得大学生活有些许遗憾,都是因为选择。大一要去什么样的社团,大二要不要出去兼职,大三要准备考研还是准备工作,大四要怎样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光有大的选择,还有很多小的选择。可能在这些选择的得失之间,大多数人会在开始时迷茫,落幕时遗憾吧。”
“其实遗憾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沉重,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且认真做下去,就不会有遗憾。有些遗憾也不是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更多的是对过去的不作为感到后悔,但我相信从现在开始永远不晚,想考研就从现在开始准备,想要工作就从现在开始丰富自己的简历,不要等到定局再去叹息。”
对于庞冬冬来说,大一的时候潜心学习,大二的时候担任班长尝试学生工作,大三在自己的项目中忙碌……这是她的选择。在我们问及她未来的打算时,她说:“我觉得不要太早限定自己的路。可能以后会做老师吧,也有可能会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要等自己想好了要干什么再去努力,还是要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自己想好做什么选择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因为客观条件的不足阻碍自己的选择。”
“我的大学生活在别人看来可能充满了忙碌与荣誉。忙碌使我感到充实,它教会了我越努力越幸运;荣誉源自学校和学院给予的培养及提供的优质的资源,它教会了我心怀感恩、不忘初心。在今后的道路上,仍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庞冬冬告诉我们,她现在已经开始阅读一些学术文献,打算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兼顾毕业设计的同时提前适应研究生的生活。
从零到一,是努力,是坚持,是付出,是持之以恒的行动,是一朝一夕的积累与等待。庞冬冬说,她是幸运的。事实上,她所有的幸运都是必然。
上一条:辅导员专栏|第五届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孔蓓蓓 下一条:首届最美大学生—物理工程学院高敬敬
【关闭】
版权所有 @ 2013-2016 河南科技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